乒乓球其實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,
用來訓練眼睛視線的追蹤、手眼協調能力、腦部的刺激....
只是當初訓練的時間點有點太早,
各種能力都還沒發展出來,
所以我還是依照孩子的年紀,找出適合運動來訓練,
從游泳、直排輪、腳踏車、蛇版、獨輪車、漂移版、單槓、滑板.....
多年的訓練累積及多樣化的選擇,
目的是為了一件事情:
【孩子,無論如何,你都必須要學會「玩」。】
因為有基本玩的技巧與能力,
人家小朋友才會跟你玩,
如果連最基本怎麼玩的功能都沒有,
當然也就不會有人要跟你玩,
如果別人都不想跟你玩,
你當然也就交不到朋友,
如果沒有朋友,
又要如何學習互動?
這是很現實的問題。
自閉症,如果什麼都不會,
在學校的團體生活,
就會被多數正常學生給隔離開來,
雖然存在團體中,可是卻像空氣一樣。
學校的生活,是老師的專業,
並不是家長可以控制的,
我始終相信家庭提供足夠的養分給孩子,
老師自然會去體會,也就會願意多幫忙。
我們能夠努力的部份,
最主要還是在於家庭教育。
這麼多年培養、訓練孩子喜歡玩,
養成運動的良好習慣,
耗費許多體力與耐力,
初期,因為不配合,
大人、小孩都累,每天以淚洗臉。
堅持到後來,
孩子抗壓性增強,
眼淚變少了,微笑變多了,
漸漸的自信心出現,
也開始有令人歡喜的笑容。
以前那幾年,
每天都聽到孩子在哭鬧、抓狂,
沒有一天不大吼大叫,
沒有一天不哭的。
最近這幾年,
每天都聽到孩子開心的笑,
沒有一天不笑的。
我依然會持續進階,訓練不一樣新的東西,
至於學的好不好?
要訓練到怎麼樣的程度?
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了,
因為只要孩子每天開心的笑,
學什麼都好。